从“中国制造”看“中国起重机械行业”的发展

近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亚洲市场播出一则由中国商务部牵手旗下四商会制作的关于中国制造的公益商业广告,引起关注。

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发现这则30秒的广告中,一位清晨跑步的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是“中国制造”,但是“综合了美国的运动科技”;日常家庭中所用的冰箱印着 “中国制造”的标签,但是融合了欧洲风尚;一个MP3播放器上用英文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使用来自硅谷的软件”; 出现的中国制造的飞机则融合了全球各地工程师的智慧,更是展现了“世界合作”这一理念。广告 一帧画面则由“Made in China”变成“Made with China”(与中国共同制造)。

广告中所展示的轻工、机电和纺织产品,均贴有中国制造的标签,强调的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段嘉宣认为,对于工程机械领域来说,真正走向国际化,不仅是体现在代工的全球化,更实质的在于通过自主技术研发,转变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靠品质去走向世界,由传统的制造大国逐步升级精造大国,品牌只是作为这一过程中的沉淀。

 从国际方面来看,在全球世界工程机械行业50强中,日本 ,占据12席。如在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更高的挖掘机领域,在华销售量 前10名企业里,有日立、小松、神钢三家日资企业。全世界总销量上来看,挖掘机素有“工程机械 ”的称号,销量也多过装载机,而我国企业,因为技术壁垒问题,往往在技术能力相对较低的装载机领域占据较大份额。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工程机械大省湖南集中了中联中科、三一、山河智能等 企业,三家企业均以自身拥有核心的技术实力而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品牌中凝聚着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智力创造。如三一重工,2009年在德国贝德堡市投资1亿欧元建设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看好的是德国拥有世界顶尖的制造人才,又是行业供应链的大本营,行业内 力士乐的液压件、道依茨的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都出自这里,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完成对自身的技术凝聚。但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长远去看,拥有自己的关键技术、自主品牌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下一轮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位置。

 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需求将逐步扩大,但中国工程机械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步走出多数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的局面,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产品的产业链高端迈进,这也是走向工程机械强国的必行之路。


来源:http://www.sanmahulu.com/